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车昨晚下线!新能源车成中国经济活力重要标识
来源:作者:倪浩 青木 高莘 宇扬时间:2023-08-10 06:23:12

【环球时报记者 倪浩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高莘 宇扬】9日晚,比亚迪在深圳举办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仪式。该公司由此成为全球首个达成这一里程碑的车企。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当天在活动现场表示,新能源汽车为中国汽车品牌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加速度”,预计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达60%;在新能源汽车的变革浪潮中,中国汽车品牌大有可为,预计2025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将提升至70%。自比亚迪发布将下线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相关消息起,国际舆论便予以广泛关注。一些德国媒体评论认为,比亚迪距离特斯拉越来越近。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绿色发展、低碳转型的重要方向,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飞速发展则被视为中国创新与中国经济活力的重要标识之一。


(相关资料图)

不到9个月200万辆

8月9日,在深圳比亚迪总部,一辆崭新的腾势N7缓缓驶出,标志着比亚迪正式迎来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这也让比亚迪成为全球率先达成这一目标的新能源车企。

市场机构统计数据显示,从第1辆新能源车到第100万辆,比亚迪用时13年;从第100万辆到200万辆,用时1年;从200万辆到300万辆,仅用了半年;而从300万辆到500万辆,用了不到9个月。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在报道中提到,这意味着在这段时间内,比亚迪平均每天生产7407辆新能源汽车。

自2022年起,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陆续进入日本、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泰国、巴西、新西兰等53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量迅速攀升。今年1-6月,比亚迪海外销量达到7.43万辆。

《环球时报》记者9日注意到,此次发布会场外摆放了13辆新能源汽车,包括蔚来ES8、长城哈弗枭龙MAX、奇瑞捷途大圣i-DM、红旗E-HS9、极氪X、小鹏G6、理想L9、比亚迪汉EV、上汽飞凡F7、东风岚图追光、长安深蓝SL03、广汽昊铂GT、比亚迪海豹DM-i。王传福当天表示,中国拥有全球最大汽车市场,连续14年产销总量位居全球第一。同时,中国品牌掌握新能源核心技术,具备完整产业链。中国品牌一路向上,离不开任何一个品牌的努力,新能源汽车让我们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正得到其他老牌汽车强国的认可。德国《焦点》周刊日前评论称,中国人正进攻电动汽车领域,并进军欧洲市场。在汽车行业,中国正在超越德国竞争对手。波士顿咨询公司认为,到2040年,欧洲汽车制造商的市场份额将从26%缩减至24%。德国新闻电视台称,德国汽车制造商在电动汽车转型中日益落后。

瑞士Waston新闻网提到,中国的电动汽车销量是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销量总和的两倍多。推广电动汽车,包括重要的电池生产,是中国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一步。此外,中国也在推动光伏产业发展以实现“双碳”目标。中国很早就认识到,电动汽车既能征服国际汽车市场,又能减少碳排放。

“多年来,中国汽车制造商在电动汽车领域不断进步、不断创新。中国汽车与西方汽车几乎没有什么区别,有些甚至更好。”贝尔吉施格拉德巴赫应用科技大学汽车管理中心负责人斯特凡·布拉策尔对媒体表示,中国是电动汽车的全球领先市场,增长势头强劲。

“中国制造”新名片

中国海关总署8日发布的7月中国进出口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依然是中国外贸发展的重要新动能。前7个月,我国汽车出口277.8万辆,同比增加74.1%,价值3837.3亿元,增长118.5%。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9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汽车出口的突出表现主要源于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弯道超车”。他认为,作为中国出口“新三样”的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电动载人汽车在今年前七个月延续快速增长势头,体现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对出口的显著促进作用。

新能源汽车出口的高位增长,已使中国在第一季度和上半年连续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日本《东洋经济在线》日前报道称,日本业内预计中国今年将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全球管理咨询公司艾睿铂日前预测,新能源汽车占中国新车销量的比例到2027年将达到39%,受此影响,全球纯电动汽车比例也将达到23%。艾睿铂的汽车专家皮昂泰克表示,中国正在成为汽车超级大国。相反,欧洲汽车制造商则越来越多地在其本土市场扮演起市场份额捍卫者的角色。

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正成为中国稳工业、稳经济的重要力量;以汽车为抓手,稳定消费、畅通供需循环,对激发市场需求、保持工业持续复苏意义重大。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在《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通知中,把新能源汽车消费摆在“稳定大宗消费”的第一位。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9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能源汽车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首先,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和出口国,不仅提升了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和创新。其次,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应用促进了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环境保护。传统燃油车的大规模使用给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和能源压力,而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可以减少碳排放和空气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助力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最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为中国经济带来产业链上下游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从生产制造到销售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涉及多个领域,带动大量就业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和消费升级。

合作还是打压?

自去年开始,美国陆续出台《两党基础设施法案》《芯片和科学法案》《通胀削减法案》等法案,其中都包含了歧视性的电动汽车补贴条款,目的就是刺激美国本土新能源汽车发展,并遏制中国车企。

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打压暴露出一些老牌汽车强国的焦虑。一些国家还产生了“脱钩断链”的冲动。除美国外,近期,印度、英国等国也对中国新能源汽车表达“安全担忧”。例如,印度日前拒绝了比亚迪与印度梅加公司10亿美元合资建厂的提议。随后又传出比亚迪面临印度政府税务调查的消息。而英国一些政客则呼吁政府部门对中国电动汽车实行进口管制,以保护在新能源时代落伍的本土汽车工业。

不过,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庞大令更多人认识到,应推进与中国的合作。《华尔街日报》称,自2009年以来,中国对电动化的追求已使该国从一个汽车行业潮流的追随者转变为新能源汽车领域公认的领跑者,越来越多的全球汽车制造商也希望学习中国的经验。《纽约时报》称,2010年代中国太阳能、电池和电动汽车行业不断成熟壮大,而美国还在争论是否要通过清洁能源政策。报道称,美国车企福特希望2026年开始向美国市场销售配备“锂铁磷”电池的电动汽车,但问题是福特还不知道如何大规模制造锂铁磷电池,而且没有一家美国公司知道。该媒体认为,研究出如何进行大规模生产此类产品的是中国,美国工程师只有与中国同行合作,才能在这些行业取得进步。

德国也选择与中国合作。德国媒体7日报道称,大众汽车中国区负责人表示,“市场正在发生一场颠覆”。数十年来的行业领军品牌大众汽车在第一季度被比亚迪赶超并取代,失去了第一的位置。为了扭转这一趋势,大众现在试图与中国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报道称,目前中国80%的电动汽车来自国产品牌,在排名前十的电动汽车供应商中,只有特斯拉一家外国企业,而德国品牌无一上榜。

洪勇9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可能会让一些国家担忧失去自己的竞争优势。因此,它们可能采取保护主义措施,试图限制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本国市场的份额。洪勇认为,所谓的“国家安全”只是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用行政手段人为破坏产业链的一种借口。但这种人为干扰市场经济、违反市场规律的行为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损人不利己,并不利于本国产业发展的长远利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