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蚊症”正盯上年轻人,东莞一30岁小伙视网膜惊现裂孔
近段时间,东莞陈先生总感觉眼前有“小虫”飞舞,用手一撩却抓不住,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便前往东莞光明眼科医院进行检查,经检查是视网膜惊现裂孔。
专家指出,近年来,由于电子产品使用率增加、用眼过度等问题,飞蚊症患病群体也逐渐年轻化,高度近视人群更要警惕飞蚊症。
(资料图片)
“小虫”在眼前飞舞,视网膜惊现裂孔
陈先生是土生土长的东莞人,今年30岁,双眼近视700度。最近几个星期,他总感觉眼前有一些像蚊子一样的东西飞来飞去,用手一撩却抓不住。日常生活受到了影响,他便前往东莞光明眼科医院进行检查。
经过详细检查,光明眼科眼底科主任封亮旗诊断陈先生患的并非单纯的常见的飞蚊症,他的视网膜出现一个小裂孔,如不尽快治疗,容易引发视网膜脱落,存在失明可能。
过度用眼,“飞蚊症”盯上年轻人
近年来,由于电子产品使用率增加、用眼过度等问题,飞蚊症患病群体也逐渐年轻化。
封亮旗提醒,飞蚊症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的。如果只是偶然出现的,不影响视力的,一般是生理性飞蚊症。生理性飞蚊症是一种常见的眼病,当玻璃体出现混浊,在我们眼前就会看到像蚊子一样的黑影飘来飘去,而且在白天光线亮的地方更加明显。
如果发现自己眼前出现了飞蚊。稳妥的处理方式是到医院就诊,对眼底进行检查。如果确诊生理性飞蚊症,患者并不需要特殊治疗。平时不要盯着眼前的飞蚊看,尽量忽视它,并注意合理用眼。
封亮旗补充道,病理性飞蚊症的出现往往是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等眼底病变的前兆和表现。所以如果眼前突然出现闪光感、大量“飞蚊”,视力骤降、眼前黑影阻挡、视物变形等症状,也应立即就诊,进行全面眼底检查。
患者眼底裂孔。
高度近视人群更要警惕“飞蚊症”
陈先生的“飞蚊症”属于病理性飞蚊症。“导致陈先生飞蚊症的原因是高度近视引发的视网膜裂孔,是一种眼底病变。”封亮旗解释。
医学上,近视超过600度称为高度近视,而人的眼球近似于球形,眼轴就是眼球从前到后的长度,一般成年人的正常眼轴是在24mm左右。随着近视度数的加深,眼轴越变越长,眼球这个“球体”变大,对玻璃体和视网膜会造成明显的牵拉,视网膜变薄。因此近视度数越高,尤其达到高度近视后,容易引发一系列眼底病变,包括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落、黄斑病变、青光眼等。
眼底病重在早发现早治疗
“没有检查都不知道自己眼睛里面破了一个小洞。”如同陈先生一样,许多眼底病的早期症状的可怕在于他们往往早期是察觉不出来的,等到有症状的时候已经是中晚期,视力大部分受损且挽回不了,有些甚至失明。
眼底一张照,眼病早知道。封亮旗表示,陈先生就诊的时候裂孔比较小,可以通过激光治疗把孔“补上”,随后定期复查,愈后情况良好。如果延误治疗,孔会越变越大,最后会出现视网膜脱落,视力损伤严重。
眼底病重在早发现早治疗,尤其是40岁以上、高度近视、糖尿病、受过眼外伤等高危人群,建议半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关爱自己的眼睛,防患于未然。
采写:南都记者 黄芳芳 来源:东莞光明眼科
关键词: